党委书记信箱
 
我校201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 2016-06-29 浏览次数: 162

 6月26日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仙林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教师代表,毕业生亲友,全体3640名2016届研究生、留学生、本科毕业生出席了典礼。

点击查看原图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点击查看原图

王长青副书记、副校长主持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点击查看原图

张策华副书记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

点击查看原图

黄桂成副校长宣读学位授予决定

点击查看原图

陈涤平书记为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志愿者授校旗

 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201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王长青教授主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策华教授宣读了《2016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主席台嘉宾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黄桂成教授宣读了《2016届毕业生学位授予决定》。校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为参加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的六名志愿者授予南京中医药大学校旗,勉励志愿者将南中医精神通过志愿者传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

点击查看原图

教师代表、第一临床医学院谈勇教授发言

 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谈勇教授作为教师代表作了情真意切的发言。她道出了作为一名教师,最值得自豪的事是看到了自己学生的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管学子身处何方,祖国、母校、导师、老师们都会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学子前行的脚步,默默关注学子的成长。母校永远是你们温馨的家园,温暖的港湾。最后,她希望同学们医术精湛、救死扶伤、护佑人类健康,为中医药的明天创造卓越。

点击查看原图

本科生代表、优秀毕业生孙鸣翼同学发言

点击查看原图

留学生代表、智利籍雨松同学发言

点击查看原图

研究生代表、博士研究生刘兆国同学发言

 “深深母校情,悠悠学子心”。本科生代表、优秀毕业生孙鸣翼同学,留学生代表、国际教育学院智利籍硕士研究生雨松同学,研究生代表、博士研究生刘兆国同学分别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他们在表达对母校感激和眷恋的同时,认为大学是实现两个境界的飞跃,一是认识问题的境界,二是解决问题的境界。立誓将秉承“自信、敬业”的校训,努力弘扬“仁德、仁术、仁人”精神,为中医药事业而努力奋斗,为人类的健康不断造福。

点击查看原图

毕业生向母校赠送纪念品

点击查看原图

校长、校学位委员会主席胡刚教授向毕业生代表赠送纪念品

 为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2016届毕业生在紧张的毕业离校期间,特地制作了一份份精美的纪念品。伴随着南中医版《南山南》的旋律,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留学生毕业生依次向母校赠送了象征着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地球仪、桃李满天下的竹简以及各国语言融汇成的“感恩母校”的原创字画等纪念品。胡刚校长代表学校向毕业生代表赠送格桑花种子纪念品,以此寄托母校对毕业生的叮嘱与期盼。

点击查看原图

校长、校学位委员会主席胡刚教授讲话

胡刚校长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2016届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并为毕业生开出了一张“望闻问切闯世界,配伍人生绣华章”人生处方。一是望闻问切,明时代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方兴未艾。同学们必须要做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做紧跟时代发展脉搏、追踪尖端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做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个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望闻问切,知科技前沿。新科技已悄然渗入到中医药领域。要求同学们先做好事情,再做好事业。三是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一字之差,却体现 “术”与“道”、“流”与“源”的区别。只有建立以中医药为主体,包容或借鉴现代医学的中国医学体系,才能实现中西医文化的融合,思想的撞击,包容并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实现新的升华与飞跃。

胡刚校长同时语重心长地说:未来不管同学们从事临床、科学研究、从事管理或是其它工作,都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有一点殉道者的崇高,一点诗人的浪漫,一点科学家的素养,一点慈母的爱心柔肠,方能到达那天高地迥,人有其归的远方。作为母校永远牵挂的游子,希望毕业生能常回家看看,与母校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最激动人心的学位授予仪式中,毕业生们依次走上主席台,从校领导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手中接过学位证书,接受学位授予。这一刻不仅深深地印在了广大毕业生的记忆里,更将永久地载入学校的校史画卷之中。

最后,在激扬的校歌声中,典礼圆满结束。全体2016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从此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祝愿全体毕业生:自信放歌,敬业逐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母校永远凝望你们,希望毕业生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开出更多、更灿的美丽花朵。

















Copyright © 2021 南京中医药大学 苏ICP备11032525号-1
技术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管理与信息化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