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日,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中医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土壤,它从上古六经构成的文化氛围中发生出来,并与易家、儒家和道家等中国固有文化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中医药学重视整体认知、时间演进,强调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揭示人类的疾病与健康的规律,成为人们治疗疾病、健体强身、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涵盖理、方、法、药,非常完备,发现和总结很多人体与自然的规律。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是由其内在的元理论框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决定的。不管中医所处的时代是古代还是当下或者未来,我们只有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医进步与发展。如果按着现代科技的要求去扭曲中医的发展状态,只能推动中医走向异化性的消亡。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学在实践层面强调养生“治未病”,并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相比于西医,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更具有整体观。在辩证施治过程中,也会从整体上去考虑,治其根本。而且中药不含激素,副作用小,对胃肠道损伤少,对肝肾刺激小,相对更安全。中医药学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可以应对各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认为是新出现的疾病,如 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我们要加强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要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并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
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作为我国医药产业中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领域,是典型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放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有所作为。我们要实施中药材产业化,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扶贫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开发中医药资源,产生一批适应市场与健康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
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协调发展、走向世界。目前中医的发展面临了很大的现实困难和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使中医西化,人才流失,名家越来越少,后继乏人;技价分离;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技术力量有待加强;中医药标准迟迟未能出台,缺乏评价的客观依据等。“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不断创新,具备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解释语言、名词术语、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只有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振兴和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增强话语权,推进中医药行业内外、境内外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合作领域,形成中医药包容开放的发展新格局,不断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是中医药生生不息、发扬光大的必然选择。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在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中医药必将迎来一次新的崛起,中国的中医药必将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中国的中医药必将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